「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往期精彩文章:
- 世界上最早的奢侈面料,原来是“成都制造”!
- 蜀绣、杭罗、香云纱大师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爱马仕第一条丝巾用的蚕丝从哪里来?
- 爱马仕如何管理丝绸供应链?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此前对《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三位丝绸领域的非遗传承大师进行了介绍(链接),本文将继续介绍这个领域的其他四位传承人,她/他们是:
- 马惠娟,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 沈惠,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 郑小华,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浙江省湖州市
- 刘爱玉,鲁锦织造技艺传承人,来着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马惠娟,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缂丝,又名刻丝。由于工艺繁复、耗时费工,缂丝被认为是中国丝绸工艺的最高技艺,享有“织中之圣”的美誉。2009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作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图:马惠娟老师复缂的《莲塘乳鸭图》。《莲塘乳鸭图》原作是南宋朱克柔的传世之作,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作为顶级奢侈品,缂丝价值与工艺复杂度直接相关。当代工艺大师作品因耗时数月甚至数年,单价可达数十万甚至百万级。缂丝还是日本和服腰带的“顶配”手工艺。根据《杭州日报》,原德清工艺美术厂的缂丝匠人曾参与为日本传奇女星山口百惠定制婚服。(注:这条名为“七鹤礼服”的婚服上的刺绣则来自苏绣工艺,由苏绣大师蒋雪英指导并参与绣制。)
马惠娟老师生于1953年,从小跟随妈妈学习刺绣和钩花。1972年,19岁的马惠娟老师进入吴县机绣厂,后被调入新成立的吴县缂丝总厂,成为第一批艺徒,受教于陈阿多、沈根娣、许祥山等建国后的第一代缂丝艺人,继承了明、清传统技法。
2003年退休后,马惠娟老师在家中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仍然坚持每天工作8小时。如今,马惠娟老师的儿子也是缂丝技艺传承者,不断探索将年轻化的视角融入传统缂丝的行业中来。
沈惠,宋锦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江苏省苏州市
宋锦与南京云锦、四川蜀锦、广西壮锦一起,被誉为我国“四大名锦”。宋锦开始于北宋末年(约公元11世纪),以其纤巧秀美、色彩古朴典雅的独特纹样深受古代皇家喜爱,除袍服衣着等服用外,还大量用于书画卷轴的装裱。
上图:团凤花卉纹宋锦
沈惠老师1987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丝织工程专业,2003年获苏州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硕士学位。1995年开始师从宋锦大师钱小萍老师,从事丝绸文物的研究、复制、修复以及宋锦等传统技艺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工作。
在接受《江南时报》采访时,沈惠老师表示,将继续探索宋锦的多元应用场景,推动其融入高端时尚、家居美学等领域。她说:“非遗传承之路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唯有继续苦修内功,在打造品牌、丰富内涵等环节继续努力,才能为传承宋锦技艺、宣传宋锦文化、推动非遗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郑小华,双林绫绢织造技艺传承人,来自浙江省湖州市
双林绫绢生产历史非常悠久,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以“轻如朝雾,薄似蝉翼”而闻名于世。据湖州南浔区双林附近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掘到的碳化了的绢片测定,双林绫绢生产距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历史。
上图:用于装裱2022北京冬奥会运动员获奖证书的“冰梅花”
郑小华于1963年出生,17岁开始进入双林绫绢厂工作,至今从事绫绢织造已逾45年。他早年从基层岗位做起,全面掌握绫绢生产的20余道工序。2000年双林绫绢厂破产后,他自筹资金买下厂房与技术资料,成立湖州云鹤双林绫绢有限公司,挽救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2015年,郑小华的女儿郑依霏也加入公司,推动公司在渠道拓展、产品应用等方面不断创新。
上图:郑小华老师和女儿郑依霏
郑小华老师致力于非遗工艺的推广。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团队生产的祥云纹、冰梅花纹绫绢被选为奥运获奖证书裱封材料,成为“双奥技艺”代表。2021年,他作为故宫与东方歌舞团史诗歌舞剧《只此青绿》的非遗顾问,为该剧提供了双林绫绢织造技艺的织造工序讲解及演出所需要的绫绢材料。
刘爱玉,鲁锦织造技艺传承人,来着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
鲁锦是山东省鲁西南地区独有的传统手工棉纺织品,其核心产区位于春秋时期鲁国故地(今菏泽、济宁一带),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元代棉花引入后,鲁西南人民将传统丝麻纺织技艺融入棉纺,形成独特棉织锦工艺。
刘爱玉老师1962年生于山东省鄄城县李进士堂镇十三庄村,自幼因疾病导致听力受损。受母亲的影响,刘爱玉老师13岁开始学习鲁锦织造技艺。17岁时,其织造的鲁锦因独创纹样在周边村落广受赞誉。
2009年,刘爱玉老师受邀加入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汲取传统织造技法特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她采用苎麻、羊毛、羊绒等天然材质和棉纱结合,根据不同材质的特有质感,织造鲁锦围巾、靠枕、桌旗、床旗、餐垫、香包等新品。
在技艺推广方面,刘爱玉老师积极收农村妇女为徒,教授她们织锦技术。这一举措不仅鲁锦技艺得以延续和发扬,也为许多农村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切实增加了她们的收入。
关于华丽志丝绸文化事业部
2025年3月,华丽志正式成立丝绸文化事业部,聚力推广中国丝绸文化,让更多业内高端读者真正了解中国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潜力,共同探讨和促进中国丝绸产业的焕新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外,华丽志还将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包括溯源之旅、论坛和工作坊、文化艺术展览等等。根据第一性原理,走向丝绸的源头,从文化到商业,从材料到工艺,从历史到现在,从中国到海外,融会贯通全产业链,挖掘丝绸文化和工艺的精华,用全新的视角展开解读和传播。
华丽志丝绸文化事业部联络邮箱:silk@luxe.co
| 消息来源:杭州日报;苏州丝绸博物馆;苏州妇女联合会官网;江南时报;公众号“南浔发布”;杭州网新闻中心;菏泽日报;
| 图片来源:苏州妇女联合会官网;公众号“吴中太湖文旅”;公众号“南浔发布”钱江晚报;公众号“文明鄄城”
| 责任编辑:Le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