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1月下旬,蒂芙尼(Tiffany)首席宝石学家 Victoria Wirth Reynolds 女士即将结束在曼谷的出差旅程,离开前她临时安排了与一位宝石经销商的会面。这位宝石商向她展示了一件令她无法抗拒的珍品:一块硕大无比的 Kunzite(中文翻译为:紫锂辉石)。
她迅速打电话给蒂芙尼全球总裁 Anthony Ledru 先生,商讨购买事宜。“我们一瞬间就做出了决定,”Anthony Ledru 向《纽约时报》透露,“一共只花了 10秒。”
现在,这颗重逾 7500克拉的紫锂辉石即将开启新的故事。
上图:重逾 7500克拉的紫锂辉石
蒂芙尼近日宣布,这颗紫锂辉石原石将由蒂芙尼工匠精心打造成 10颗定制切割宝石,每一颗都将镶嵌于“石上鸟”胸针 60周年限量系列作品中。客户还有机会与 Victoria Wirth Reynolds 女士合作,共同参与紫锂辉石的定制切割。
这场看似偶然的宝石邂逅,实际上是一百多年来蒂芙尼“宝石探索精神”的自然延续,也是蒂芙尼强化高级珠宝权威地位的战略选择。
10秒拍板背后:紫锂辉石与蒂芙尼的不解之缘
“这简直太蒂芙尼了,所以才没有浪费任何时间。” 提及最新购得的这颗重逾 7500克拉的紫锂辉石,Anthony Ledru 先生如此感叹道。
如此果断的决策背后,是蒂芙尼与紫锂辉石的深厚渊源。
正如 Victoria Wirth Reynolds 所说:“紫锂辉石正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由蒂芙尼第一任首席宝石学家乔治·弗雷德里克·坤斯博士带给世人的。” 她表示:“紫锂辉石在蒂芙尼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我心中也有着独特意义。”
上图:乔治·弗雷德里克·坤斯(George Frederick Kunz)博士
1879年,年仅 23岁的乔治·弗雷德里克·坤斯(George Frederick Kunz)博士加入蒂芙尼,成为了品牌历史上首位首席宝石学家。
坤斯博士的一个重要使命是:为蒂芙尼遍寻珍贵宝石。他的足迹遍布美国各地以及全球许多角落,从蒂芙尼的根据地、纽约曼哈顿岛,到加利福尼亚山脉、蒙大拿山谷、新泽西的河流,乃至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非洲的沙漠。
190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县发现了一颗尚未鉴定的粉紫色晶体样本。很快,它被送到了坤斯博士手中。此前发现的锂辉石主要呈无色或者绿色,但坤斯博士确认这种粉紫色的晶体就是锂辉石,并将它收入蒂芙尼。
后来为了致敬坤斯博士,这种拥有迷人色泽的特殊锂辉石被正式命名为 Kunzite。
紫锂辉石也顺理成章加入蒂芙尼宝石家族,成为重要一员。1905 年出版的一期《星期日星报》(The Sunday Star)曾载:“用于制作项链、链饰和吊坠的最炙手可热的宝石当属紫锂辉石”。
从创作于 1902~1915年间的紫锂辉石项链,到 1990年珠宝设计师帕洛玛·毕加索(Paloma Picasso)为纪念与蒂芙尼合作十周年创作的一系列紫锂辉石珠宝,这种散发着迷人色彩的美丽宝石不断在蒂芙尼的珠宝创作中大放异彩。
上图:创作于 1902~1915年间的紫锂辉石项链(左);1990年,帕洛玛·毕加索(Paloma Picasso)创作的紫锂辉石项链(右)
蒂芙尼与紫锂辉石的缘分已经绵延了一个多世纪,无怪乎当拿下这颗稀世之宝的机会摆在面前时,Anthony Ledru 毫不犹豫地做出了决策。
为什么在蒂芙尼,收购“卓越宝石”是首要事项?
此次重大收购行动,也是蒂芙尼探索珍贵宝石的悠久传统的自然延续。
1877年,品牌创始人查尔斯·路易斯·蒂芙尼(Charles Lewis Tiffany)先生一举购得重达 287.42克拉的稀世大黄钻——“The Tiffany Diamond”蒂芙尼传奇黄钻,震惊了全球珠宝界。此后,蒂芙尼持续发掘新品种宝石,已将数种奇异宝石引入宝石世界。
上图:让·史隆伯杰设计的蒂芙尼传奇黄钻缎带项链
其中,紫锂辉石(Kunzite)和摩根石(Morganite)、坦桑石(Tanzanite)、沙弗莱石(Tsavorite)一起,被誉为“蒂芙尼四大传奇宝石”,都是由蒂芙尼命名并率先应用于高级珠宝的。
这些宝石承载着蒂芙尼与不同时期宝石学家之间的深厚渊源。
比如,摩根石(Morganite)是坤斯博士于 1910年在马达加斯加发现的一种全新的粉色绿柱石,他随后以蒂芙尼的忠实客户、为其提供户外宝石探索持续资助的银行家 J.P.摩根(J.P. Morgan)的姓氏为这种绿柱石命名。
坦桑石(Tanzanite)和沙弗莱石(Tsavorite)则由蒂芙尼分别以唯一原产国坦桑尼亚(Tanzania)和原产区沙弗国家公园(Tsavo National Park)和命名,并分别首次推出于 1968年和 1974年。
上图从左至右:用摩根石(Morganite)、坦桑石(Tanzanite)和沙弗莱石(Tsavorite)打造的珠宝作品
通过对珍罕宝石的坚定投入与战略性收购,蒂芙尼持续巩固在高级珠宝领域的话语权。在高级珠宝领域,对稀缺原石资源的掌握,始终是衡量品牌实力的一把重要标尺。
蒂芙尼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 Anthony Ledru 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指出,自他 2021年加入品牌以来,收购值得关注的宝石一直是首要事项。“投资卓越的宝石,不是好的宝石,也不是很好的宝石,而是卓越的宝石。”
蒂芙尼在宝石探索方面卓尔不群的轨迹,也反映出蒂芙尼高度垂直整合的供应链策略。与多数依赖二级甚至三级市场的珠宝品牌不同,蒂芙尼定期直接从合作的钻石商处批量采购原石。
为强化这一优势,蒂芙尼特别设立了业内罕见的专业宝石学研究部门,专门负责高级珠宝材料的开发工作。2020年,Victoria Wirth Reynolds(下图) 上任部门领导者,成为蒂芙尼历史上首位女性首席宝石学家,也是品牌全球高级珠宝钻石及宝石采购副总裁。
在她的带领下,过去几年,蒂芙尼通过持续的大手笔收购显著丰富了自己的珍贵宝石库:
- 2023年 1月,从澳大利亚阿盖尔钻石矿购入最后一批定制粉钻;
- 2023年 7月,从哥伦比亚木佐矿区购入一颗重逾 10克拉的祖母绿宝石;
- 2023年 10月,购得加拿大境内迄今发现最大的艳彩黄钻原石,重逾 71克拉,蒂芙尼工匠将其切割为两颗分别重逾 20克拉 及 15克拉的艳彩黄钻 …
这种对源头资源的严格把控、对宝石研究的高度重视,构筑了蒂芙尼在高级珠宝领域持续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高级珠宝策略的三大支柱:宝石、设计、工艺
蒂芙尼将特别选用最新购得的这颗巨型紫锂辉石原石,精心打造成 10颗定制切割宝石,每颗都将镶嵌于“石上鸟”胸针限量系列中,以致敬“石上鸟”问世 60周年。
上图:重逾 7500克拉的紫锂辉石与“石上鸟”胸针
据 Victoria Wirth Reynolds 透露,此次推出的紫锂辉石定制高级珠宝胸针起价约为 30万美元,客户可以从五种形状中进行选择,每颗成品宝石将重约 45克拉,约一个大核桃的大小。目前有几枚胸针已被订购,所有胸针将于今年 12月底前制作完成。
诞生于 1965年的“石上鸟”胸针出自蒂芙尼传奇设计师让·史隆伯杰(Jean Schlumberger)之手,是蒂芙尼最具代表性的高级珠宝作品之一。其设计灵感源自一只凤头鹦鹉的灵动姿态,展现了让·史隆伯杰对自然之美的生动诠释。
上图:让·史隆伯杰在 1965年创作的第一枚“石上鸟”胸针,青金石“石上鸟”胸针
这款胸针曾与蒂芙尼的众多珍罕宝石结缘,最著名的就是在 1995年用“The Tiffany Diamond”蒂芙尼传奇黄钻镶嵌的“石上鸟”。
上图:“The Tiffany Diamond” 蒂芙尼传奇黄钻镶嵌于让·史隆伯杰的作品“石上鸟”
《华丽志》注意到,蒂芙尼近些年明显加大了对品牌档案的回溯力度,以当代视角重塑经典设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对“石上鸟”的创新演绎。
比如,蒂芙尼不断突破“石上鸟”的材质边界:2023年~2025年,蒂芙尼连续三年推出了 Bird on a Pearl 高级珠宝系列,将承托灵动小鸟的宝石替换为天然野生珍珠;2023年~2024年,蒂芙尼还推出了三季 Rainbow Bird on a Rock 彩虹“石上鸟”胸针,运用包含珐琅在内的多种材质,赋予经典凤头鹦鹉造型色彩缤纷的新形象。
上图:让·史隆伯杰高级珠宝系列(Jean Schlumberger by Tiffany)“珍珠石上鸟”之灵鸟栖珠篇章胸针
在 2024年 5月推出的一款 Rainbow Bird on a Rock 彩虹“石上鸟”胸针中,蒂芙尼以匠心工艺致敬了让·史隆伯杰对珐琅材质的深切热爱。这款彩虹“石上鸟”胸针镶嵌了一颗重逾 100克拉海蓝宝石,特别采用了金属薄片嵌饰珐琅工艺。正是让·史隆伯杰复兴了这一来自 19世纪的古老工艺。
上图:让·史隆伯杰高级珠宝系列(Jean Schlumberger by Tiffany)Rainbow Bird on a Rock 彩虹“石上鸟”胸针
实际上,在珍罕宝石和经典设计之外,精湛工艺构成了蒂芙尼高级珠宝的第三大支柱。
自创立以来,蒂芙尼始终坚持通过严格的内部生产不断追求工艺的提升,目前,蒂芙尼珠宝的自产比例已经达到行业较高水平。近年来,通过持续垂直整合珠宝工坊,这一比例仍在提升。
2023年,蒂芙尼的母公司、LVMH 集团收购了法国珠宝制造商 Platinum Invest 集团的大部分股份,包括成立于 1963年的法国珠宝生产商 Orest ;据法国媒体 Les Journals des Entreprises 报道,2024年,Orest 位于法国东部的第二家珠宝工厂正式落成,承担起了蒂芙尼高端珠宝产品的制作任务,预计今年将有 50%的车间专门为蒂芙尼工作,贡献蒂芙尼总产量的 20%。
上图:在位于佩勒姆的蒂芙尼工坊中,将经过最后细致评估过的蒂芙尼钻石镶嵌于金属架托之上。
在格外重视“传承”的高级珠宝领域,如何把握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微妙平衡,并转化为品牌成长的新鲜动能,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对有着 188年历史的蒂芙尼来说,尤其如此。
2021年,蒂芙尼被法国奢侈品巨头 LVMH 路威酩轩集团收购时,正值品牌焕新的关键阶段。尽管 LVMH 集团并不单独报告旗下各个品牌的年收入数据,但集团高管在今年年初举行的 2024财年财报电话会议上披露,过去一年,蒂芙尼的利润是收购前的两倍,高级珠宝销售更是增长到了原来的四倍。
从 1877年收购 287.42克拉黄钻原石,并最终切割为128.54克拉的“The Tiffany Diamond”,到刚刚拿下的 7500多克拉紫锂辉石;从 60年前横空出世的初版“石上鸟”胸针,到如今被藏家争相预定的全新紫锂辉石版本;从 100多年前,蒂芙尼纽约门店楼上的珠宝工坊,到汇聚法国珠宝匠人的全新工厂 —— 近两百年来,蒂芙尼的故事始终未变,三条永恒的主线一直清晰可见,那就是:历久弥新的设计与创作;对珍罕宝石永不停歇的探索;对高珠工艺的极致追求。
|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
| 责任编辑:朱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