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志对话 ISABEL MARANT 创始人:如何保持30年好状态?

刘 瑞雪 2024-06-20 21:15

“说真的,现在已经没有几位设计师像我一样,还能留在自己创立的品牌里,这么深入地参与。”

《华丽志》独家采访中,著名法国时装设计师 Isabel Marant这样感叹道。

30年前,她与两位好友创立了同名品牌,经历了全球时尚行业最为蓬勃发展的30年。这期间,不少与 Isabel 同时代或更年轻的设计师创立了个人品牌,但在经历了高峰和低谷后,当中的许多人都已经放弃或离开了自己的品牌,这种情况在疫情后这几年尤其普遍。

此次与 Isabel 面对面,大家相谈甚欢,我们由衷感叹——历经30年的创业磨砺,她依然保持了极佳的个人状态,标志性的法式慵懒和时髦如故。

在采访时,她身穿具有垂感、有些做旧的T恤和短裤,花白的头发在头顶挽起发髻,大笑声不绝入耳,既chic又简单松弛。和她同行的还有品牌的首席执行官 Anouck Duranteau-Loeper,她们此次是特地为了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店铺的重装开幕而来。

2016年,Isabel Marant出售51%控股权给法国私募基金 Montefiore。品牌从此逐渐摆脱“小而美”的状态,不断加速在全球扩张的脚步。

“我们可是一个女性团队哦!我记得公司第一位男性是办公室的保洁人员哈哈哈!”Isabel大笑着回忆。

上图左:Isabel Marant,品牌创始人,1967年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德国人。她与两位好友于1994年创立了同名品牌 ISABEL MARANT。1998年,品牌在巴黎开设首家门店。

上图右:Anouck Duranteau-Loeper,品牌现任CEO。她拥有非常丰富的奢侈品行业工作经验:2016年加入品牌,2019年任CEO。她曾在麦肯锡、LVMH集团旗下LOEWE、CELINE品牌工作,后在法国时装品牌 Paco Rabanne 任CEO。

上图:ISABEL MARANT 北京旗舰店,位于三里屯太古里南区

目前,品牌ISABEL MARANT在全球开设了85家门店,其中16家门店位于中国

特别是在近几年,品牌拓展发力动作频频,陆续推出了男装、眼镜、珠宝和皮包等产品,与H&M的联名系列收获了市场的积极反馈。

2023年初,Anouck 曾表示,品牌有望在四年内突破5亿欧元年销售额大关。

《华丽志》对这两位品牌的“操盘手”进行了专访,就品牌创业历程、产品设计、融资、传播、团队、中国市场等关键话题展开对谈。

  • “我不问自己太多问题,保持一致性就可以了
  • “在街上看着人来人往对我都很有启发。”
  • “我最初并未立志成为一名设计师,我原本对经济学很有兴趣。”
  • “将品牌故事传达给外界,并不容易。”
  • “中国市场比美国更大,人们穿着更时尚。进一步扩张前,我们还需要让品牌形象更清晰。”

 

*以下为访谈实录

关于产品与设计

《华丽志》:您创立品牌时,曾提过在市面上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衣服。如今,时尚行业已发展的非常多元化,请问您是如何看待的?

Isabel Marant在过去30年中,我的确创造了一个具有识别度的时尚品牌,人们很爱她。我对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高兴。

的确,相比我刚刚创立品牌时,今天的时尚产业变化简直太大了,众多的大品牌、大集团使得行业竞争更激烈。当你全靠自己时,生存下来的确不容易,但是我们做得还不错。

目前,美国是我们第一大市场,然后是欧洲,但是我必须得说,近些年来,亚太地区的女性甚至比欧美地区穿搭更有风格,她们的时尚敏锐度更高。

《华丽志》:如今,什么事物会让您感到兴奋不已?您持续做设计的动力是什么?

Isabel Marant在服饰选择如此丰富的当下,我始终在探寻:消费者还需要什么?我们能否在设计中注入更多新意和独特性?又是什么让消费者选择我们,而不是其他品牌?

归根结底,还是要打造很强的产品、品牌形象,展现独特的设计风格。

在设计过程中,当我达到了自己满意的程度时,我会感到非常兴奋,然而,这样的时刻并不常有,因为我始终保持着对完美的不懈追求,从不轻易满足。与此同时,时间对我来说异常宝贵,使我在创作的道路上倍感压力。整个设计过程中往往充满了挑战,那种总感觉尚未在最佳时机创作出让自己完全满意作品的遗憾,时常让我感到沮丧。然而,一旦突破困境,那份喜悦足以抵消所有艰辛。

上图:ISABEL MARANT 2024秋冬系列

《华丽志》:您的设计灵感从何而来?

Isabel Marant当我旅行时,我热衷于探访各地的购物商业区。而当我在巴黎时,我更喜欢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连午饭都不会出去吃。周末的时候,我会和家人一同前往郊外,享受与平常人无异的生活时光。

所以观察人们的穿搭方式,给我提供了很多灵感。我喜欢观察街头的行人,看着人来人往对我都很有启发。

在海外不同的市场时,我们也从未遇到过关于设计本身的挑战,可以说从来没有,设计绝对不是问题。特别是今天的消费者审美已经不像20年前了,那时候你必须得为美国做这种设计、为亚洲做那种设计,如今全球大多数人拥有共通审美,尽管仍存在少数特例

《华丽志》:您认为 ISABEL MARANT 的品牌吸引力在哪儿?

Isabel Marant我认为人们喜欢 ISABEL MARANT 的原因在于,我们的产品既时尚,又有很强的可穿性,谁都能穿,很贴近现在女性的日常生活。

女性在一天中需要干不同的事情,但是不需要不停换衣服。我设计的衣服旨在让女性感受舒适与自信,拥有自己的风格,适应不同场合,赋予她们态度和力量。

《华丽志》:如今在进行创意和创作时,您会觉得有难度吗?

Isabel Marant:当找到了自己的风格和观点,就会围绕着它们进行创作,我不会问自己太多问题,保持一致性就可以了。

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坚守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内心信念,如果妥协太多,觉得“我不得不做这个”,是不会成功的。

创作过程中有的时候会有争论,我会说“不不不,我不干”,虽然我自己也不是永远正确的,但是需要让自己的想法坚定而真实。如果说服不了自己,那更说服不了别人。

《华丽志》:您怎么平衡设计与商业?

Isabel Marant:我最初并未立志成为一名设计师。实际上,我原本对经济学很有兴趣,很喜欢数字。

《华丽志》:除了服装,您认为品牌还有哪些品类很有潜力?

Isabel Marant:我本人对鞋子情有独钟,同一件T恤我可以配10双不同的鞋子穿。

自从Anouck加入品牌之后,我们进一步丰富了包袋产品线。尽管我自己不是特别热衷于包包,我也知道有的人每隔5分钟就想换个包背,但是我更倾向于每5分钟换双鞋穿。

Anouck Duranteau-Loeper:目前成衣占销售额比重最大,不过鞋子也很重要。ISABEL MARANT的坡跟运动鞋(wedge sneaker)刚一推出就是超级爆款,现在也依旧是行业中的经典产品。

上图:ISABEL MARANT BALSKEE 坡跟运动鞋

 

关于品牌传播

《华丽志》:您如何看待时装秀?这是否依然是展示品牌最好的方式?

Isabel Marant我一直在探寻更多元化的品牌展示方式,因为当你已经连续30年,每年两次地举办时装秀,累计已达60多场。每次感觉好像“又来一遍”——但我认为时装秀是通过音乐、模特、现场氛围等全方位展示品牌的机会,这是向全世界即时展示品牌最高效的方式。

上图:ISABEL MARANT 2024秋冬时装秀

《华丽志》:您如何看待社交媒体?

Isabel Marant有时我会感到些许困惑,似乎每个人都可以谈论时尚。让我震惊的是,一些KOL在知识储备上并不丰富,而有些则的确很聪明。别误解我,但有时,真正出色的KOL并不是流量最大的那些。

有时候一些KOL觉得自己比设计师更重要。我曾经和Instagram的一位博主做访谈,对方都不知道品牌的设计师是谁,整个访谈全围绕着博主自己。这很奇怪。

Anouck Duranteau-Loeper:但是在社交媒体上能够直接和用户对话,是以前没有的优势,这对品牌的沟通和交流有很大帮助。

《华丽志》:在传播品牌故事方面,您有哪些体会?

Isabel Marant对我而言,找到自然表达品牌理念的方法并不容易,与外界分享 ISABEL MARANT 的历史是极具挑战的。我们自己当然对品牌有着很深的理解,但是如何将故事传达给外界,并不容易。

从创立之初至今,我们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打造由女性创立、充满生态保护意识、倡导零浪费、极具女性特质的品牌。

我们不像大品牌那样拥有海量的面料资源。20年前,如果我有一欧元,我不会花两欧元,我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慢慢、谨慎地打造了这个品牌。我对于这一切都非常珍视,但我不确定所有这些背后的心血和努力,能否被大众所感受到。

 

关于融资

《华丽志》:为什么决定为品牌寻求融资,今天复盘这一决定,您有哪些思考?

Isabel Marant当时对于我而言是一段很困难的时期。

作为一个独立坚韧、白手起家的女性设计师,我和两个好朋友共同创立了品牌。当时,在欧美市场发展的也还不错。

但是,当我们试着用理性地、安全的方式去思考品牌的发展,我们逐渐意识到将品牌做大是一门学问,需要专业知识和一支高效的团队。但当时的我们完全没有创业方面的知识,的确经验不足。

当到了需要有经验的人帮助品牌向前一步的时候,我们决定让投资机构在这方面帮助我们。因此,Anouck(品牌现任CEO)加入了我们。她拥有很丰富的奢侈品牌工作经验,我们真的需要拥有这方面知识的人才。

《华丽志》:很多品牌会对资本持怀疑态度,是什么让你找到了这家投资机构?

Isabel Marant:我们花了很长时间找到对的投资人。你需要深度信任对方,才能共事,就像婚姻一样,要谨慎地选一位好“丈夫”哈哈。我想我们也做到了。

我认为投资机构很尊重我们的设计和观点,这是最重要的。我们可以彼此达成共识,携手共进在一条路上。

《华丽志》:融资完成后,品牌的首要目标是什么?

Isabel Marant:融资后的重点是扩张在全球的门店数量,特别是在中国的门店。

当我们接受融资时,中国市场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设计师品牌非常开放。当时,中国市场已涌现出众多大型奢侈品牌,但类似我这样的品牌尚属少数。随着中国中产阶层及有实力的消费群体的增加,我们品牌也吸引了更广泛人群的关注。

*2016年出售股权时,ISABEL MARANT 全球门店的数量为22家,目前已增至85家。

 

关于团队

《华丽志》:您与 CEO Anouck 配合得怎么样?

Isabel Marant:我有两个合伙人和我一起创业,我们三个人从小就认识,所以 Anouck 加入后对她而言可能有点“恐惧”。一切都发生地非常自然——当我遇到 Anouck 的时候,我就知道她是对的人,我们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尽管我们也会有分歧,但我们总是会倾听彼此的建议和想法,找到一条求同存异的折中解决方法

Anouck Duranteau-Loeper我觉得担任公司CEO,相比于领导者(leader),我更像是实施者(conductor。当领导者定下方向时,我就让事情发生就可以了,而不是在每件事上做决定。当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会讨论,但是决策如何,是需要 Isabel 来决定的。

《华丽志》:您在加入之前,是怎么看待 ISABEL MARANT 品牌的?

Anouck Duranteau-Loeper:我,一个地道的巴黎女孩,用第一份工资购买了 ISABEL MARANT 的衣服。

在加入品牌之前,我对ISABEL MARANT早已经很熟悉了。它是一个很酷的品牌,要知道在巴黎的街头巷尾,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会去买 ISABEL MARANT 的衣服。

我认为 Isabel 设计的衣服非常实穿,是为所有人而打造的。

《华丽志》:对于目前的团队氛围,您有什么感受?

Isabel Marant:我们公司独具鲜明的人格特色,我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我个人的风格特色也深深烙印在公司文化里,无需刻意维护。

我们的公司文化开放且友好。团队成员需要投入时间,互相协作,因此大家必须团结一致,达成共识。

上图:ISABEL MARANT 巴黎总部办公室

《华丽志》:拥有更大的团队之后,您的工作状态有什么变化?

Isabel Marant在刚创业的时候,就只有我和我两个朋友,凡事都需要亲力亲为。如今我可以更多专注于设计工作,同时也参加很多会议,与团队成员分享信息,交流心得。

我知道很多时候同事们把我保护起来,不让我参与太多哈哈——他们在这一点上真的很可爱。

目前我们团队有800人。有时我不知道办公室里出现的人,是为我工作的,还是只是路过。我感觉很幸运,因为我拥有一支实力强大的团队,他们能够用恰当的方式代表我,共同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华丽志》:作为一名设计师和创始人,您更喜欢参与公司日常一线管理?还是更喜欢专注做好设计?

Isabel Marant我觉得两种身份都需要。

当好创意总监超级重要,因为公司的其他成员都依赖于我提供的设计来开展工作。有时我做出了一些我喜欢,但是卖的不好的产品,我就需要找到原因。 相反的,有的时候我们有一些产品卖的很不错,但是我并不是很看好。

考虑到我们需要确保员工的薪资发放和公司的正常运营,我会聆听团队们的建议。但是如果出现分歧,我也会直接说“no”。

 

关于中国市场

《华丽志》:2023年,您表示 ISABEL MARANT 品牌将在四年内突破5亿年销售额大关。您对这个目标怎么看?

Anouck Duranteau-Loeper:我坚信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尽管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努力。

对管理者而言,每个月份、每个不同地区的销售额数据都会千差万别。中国市场目前占总销售额的10%~15%,一开始很难,但是现在表现不错。目前全球第一大市场是美国;而在欧洲,法国是销售额第一的国家。

上图:ISABEL MARANT北京三里屯旗舰店

《华丽志》:您对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怎么看?

Anouck Duranteau-Loeper:我们拥有浓厚而丰富的品牌故事,但有时还是感觉需要找到更好的传播方式。过去我每年仅来中国一次,然而现在,为了更多与人们见面、沟通、面试,我每两个月都会来中国一次。

在疫情前,我们便开始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并精心举办了一场大秀,但很遗憾,疫情的到来,使我们的计划停滞了几年,目前我能感觉到,在中国我们还是缺乏与这个市场的深度连接(connection)。文化、语言等都是阻碍这一连接的原因。

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信息纷繁复杂,但由于语言不通,我们理解起来就很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组建一支中国团队。他们既熟悉我们的品牌,又懂得中国市场。

因此我更需要经常来中国,加强团队建设,帮助他们开展工作。

重装开幕的三里屯门店采用了全新的概念设计,不仅面积更大,门店布局和装修风格也与以往截然不同。目前我们在中国有16家门店,我认为未来我们不会盲目追求门店数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每一家门店的品质和形象更好地展现我们的品牌理念。

上图:ISABEL MARANT 北京三里屯旗舰店

Isabel Marant:我认为中国的市场潜力比美国更大,因为中国的消费者对时尚穿着的重视度更高。

在进一步推广中国市场扩张之前,我们还需要让品牌形象更加清晰。这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当我们的品牌形象足够清晰有力,才能引起顾客的共鸣并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

我们在中国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的设计独具魅力。我相信许多女孩都能轻松驾驭 ISABEL MARANT 的衣服,我们的风格在中国市场已获得了广大的共鸣。

此次的中国之行,除了北京、上海之外,我还计划前往南方地区与合作的工厂进行深度交流。

如今中国制造已经非常棒了!虽然国外很多人提到中国制造,还停留在过去的狭隘错误认知。

中国的工厂有很懂制造业的人,也有非常先进的机器,我想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技术能力。事实上,我与中国的工厂合作已久,现在我所有的羊绒产品都由中国制造。

《华丽志》: 如今设计师创立品牌是否更容易?还是更难?

Isabel Marant:在我看来,如今创立品牌看似轻而易举,实则充满挑战。

如今的设计师们拥有更多机会,他们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来展现创意和才华。与我起步的时候相比,现在的设计师拥有更多展示窗口,但同时,竞争也更激烈了。因此,我给如今正在创立品牌的设计师的建议是,你必须塑造出非常强烈、统一的品牌形象,才能脱颖而出。

《华丽志》:您第一次来中国是什么时候?

Isabel Marant: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对比那时候,中国的变化发展简直太惊人了! 另外,我在巴黎办公室有几位来自中国的助理,她们经常与我分享在中国各处旅行的照片。这些照片里充满了太多动人的细节、壮丽的景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服饰。

我希望未来能多多去到更多的中国城市!

| 图片来源:品牌提供;品牌官方 Instagram;品牌官网;Franklin Azzi Architecture官网

| 责任编辑:朱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