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从选址到品牌,“大体量商业”如何再有期待感?

左晓荔 2024-12-30 21:07

最近,《华丽志》在与一些刚从东南亚考察归来的品牌团队交流时,听到他们感叹,泰国大体量的盒子商业的创新性已经到了 Next Level。

从首次把水上集市搬入购物中心、让几百个品牌沿着水道开店的暹罗天地 ICONSIAM,到设置了占地 2300平米超大宠物友好公园的 Marché Thonglor,再到划分出三个不同主题购物零售区的泰国最大商业综合体项目 One Bangkok……

当我们将目光转到中国市场,大体量商业,同样是能够激起品牌及消费者渴望和关注的所在:深圳前海壹方城、成都万象城在 2023年的总客流量分别达到 4300万人次和 4000万人次,总销售额分别也远高于其他较小体量商业,并呈现逐年持续增长的趋势。

上图:暹罗天地 ICONSIAM

品牌以及消费者对于大体量商业“心有戚戚焉”的情绪,让我们不禁思考:

当越来越多的商场拔地而起,当大量品牌涌现和投资于中国市场,当一二线城市的商业形态从售卖生活用品的老百货,发展为如今充满全球知名品牌、乃至奢侈品牌的高端商业体,中国商业,特别是大体量商业的创新点会在哪里?新开的大体量商场,是否能真正做出符合消费者更个性化购物需求的创新?

《华丽志》本文将从以下方面分析:

——品牌供应和投入增多,为商场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1、知名品牌的新形态门店

2、新进中国的小众独立品牌

3、中国多品牌集团收购的“新”品牌

4、快速成长中的中国“新”品牌

——新商场的供应增多,如何找到潜力人群?

 1、从商业扎堆的市中心,到另辟蹊径的选址

 2、大体量盒子商业的潜力依旧

上图:暹罗天地 ICONSIAM 内景

品牌供应和投入增多,
为商场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对比过去,在中国市场,品牌的供应数量和门店投入都在不断增加,填满一个商场已经不再是问题。

但如何从不同维度满足品牌的需求,打造一个充满渴望度的商场,成为最大挑战,也是从千篇一律的商场中“出圈”的机遇。

当越来越多的“盒子式”商场充斥在城市各个区域,它们同质化的商业组合,让惊喜越来越稀缺。

一家新的商业体,该如何通过品牌,打造新鲜感?

 

1、知名品牌的新形态门店

今天,即便在全球范围去对比奢侈品牌的旗舰门店,中国也已欣然立于第一梯队。

甚至中国的很多门店,已经超越海外,我们经常听到全球 CEO 感叹,要是能把中国的门店搬去北美就好了。

在中国,知名品牌更乐意积极尝试新形态的零售空间。

通过充分利用品牌的多品类和生活方式的多维度,她们从视觉感受、身心体验等着手,向消费者传递品牌的历史、价值观与基因,品牌的咖啡店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常规操作。

意大利百年时装屋品牌 CURIEL(蔻蕊)于11月在北京国贸商场开设全新旗舰店——CASA CURIEL 蔻蕊之家,创新性地融合了零售、餐饮、文化体验与社区互动,营造出一个集艺术与生活方式于一体的门店空间。

上图:CASA CURIEL蔻蕊之家北京旗舰店

即使是对于传统意义上重产品零售的运动户外品牌,中国的门店也正给出新的解答:ARC’TERYX(始祖鸟)把展览+售后融入“博物馆”门店。

如何处理门店中的产品零售 vs 品牌沟通 vs 用户体验,这三者关系的比重?是品牌在打造门店时无时不刻在权衡和创新的,也必将成为新商场的新鲜感建设的重点之一。

上图:上海始祖鸟博物馆

2、新进中国的小众独立品牌

海外品牌长期关注并试图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比起过往“较轻”的代理模式,更多品牌对于中国市场的认知已经更加清晰且成熟,他们开始意识到,为了在今天的中国市场取得成功,加大品牌投入是必须的,特别是在实体门店上。

因此,在这些品牌的背后,通常都能找到一个本地合作伙伴,双方通过合资、乃至收购的深绑定,共同拓展中国这个日益复杂的市场。

今年5月进入中国的法国时装品牌 American Vintage 已经先后在上海芮欧百货、上海新天地、广州太古汇、南京德基、成都源野开出 8家线下门店。

11月,法国时装品牌 Lemaire 启幕了位于成都太古里的中国首家精品店。

这些品牌往往在进入中国之前,就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消费者心智和渴望,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中国消费者对“新鲜”品牌的好奇。因此,一旦这些小众的“新面孔”品牌开出门店,就会立刻有消费者闻讯而来。

那么,如何让这些小众品牌的新鲜感,充实并融入到新商场中?如何给到他们更好的展示空间?是值得思考和尝试的。

上图:Lemaire 成都太古里精品店

3、中国多品牌集团收购的“新”品牌

中国蓬勃的消费市场托举出了多个颇具潜力的中国多品牌集团。他们拥有雄厚的资本和规模运营实力,在他们的谨慎选择和操盘下,多家海外品牌正在大胆拓展,进入中国更多城市和优质商业。

今年以来,雅戈尔集团旗下的 Helly Hansen 北京合生汇、上海西岸梦中心、长春万象城等开设 11家门店;集团旗下的UNDEFEATED 亦加速布局中国市场,在杭州万象城、长沙IFS、沈阳万象城、南宁万象城等商业体中开出 7家城市或区域首店。

比音勒芬旗下的英国时尚品牌 Kent & Curwen 于今年9月在重庆星光68广场开出西南首店,这是品牌被收购后在内地拓展的第三家门店。

在中国海澜集团(海澜之家品牌的母公司)的支持下,奥地利运动品牌 HEAD(海德)近两年来先后进入郑州丹尼斯大卫城、成都银泰中心in99、南昌万象城开出区域首店。

当像安踏集团、雅戈尔集团将多品牌矩阵对接到商业体中,这种“多对多”的模式,也是值得探索与期待的,未来或将否成为新商场的破局之解。

上图:Helly Hansen 重庆万象城店

4、 快速成长中的中国“新”品牌

中国“新”品牌在各大商场中的占比正持续增加。

从早年间的 ANNAKIKI、NEIWAI 内外、HEFANG Jewelry、Ubras,到 MITHRIDATE、SMFK、闻献、moodytiger、short sentence,他们对线下渠道的探索,也逐渐令更多的头部商业体了解并接受本土品牌。

目前大量中国新品牌仍持续在线下商场涌现,这些品牌中如:

2011年从线上平台发展起来的上海时装品牌 Random Piece、Sage Studio 于今年9月在由华之门资本运营管理的上海西岸梦中心开出首家线下空间,两家门店的销售业绩高于预期,并持续增长。

上图:Sage Studio 西岸梦中心店

还有创立品牌不久,就迅速走入线下渠道的,比如:创立于2022年的轻户外品牌 AllReaday新奇天于今年8月在上海西岸中環开出首家门店;创立于2023年儿童时尚运动品牌 Dodopoli 于今年9月在上海浦东嘉里城开出线下首店。

对于这些首次进入线下的新品牌,商场的心态无疑是复杂的、也是期待的。

当这些“新面孔”出现在商业中时,毫无疑问地构成了其新鲜感的一部分,但是对于其在线下零售运营的长期发展,我们还将拭目以待,作为线下零售的“新手”,商场对于品牌长期经营情况的考核和顾虑也会一直存在。

 

新商场的供应增多,
如何找到潜力人群?

商业的选址始于所在区域的发展潜力,其最终发展,取决于与所在半径用户的长期共鸣度。

对比此前一个城市的一个核心商业,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和多中心的形成,商场供应数量的增多,如何寻找空白区域?如何找到未被满足的消费者?则成为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1、从商业扎堆的市中心,到另辟蹊径的选址

近年来,越来越多商业体是走出扎堆的城市中心,另辟蹊径地选址于非传统意义上成熟商业区。

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新商场需要去找到未被满足的人群和潜在的商业洼地,并在这里因地制宜。

特别在今天,中国一二线城市城市正呈现出多中心发展的趋势,新城、新区正成为城市的新中心或次级中心,但是那里的常驻居民区却难以找到更好的商业。

在这些新区,一大批新经济产业加速聚集,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跟随这些产业而来的,是全球各大跨国企业的总部,以及从中国、乃至世界各地调至当地工作的高智人才,他们之中许多人会选择在附近安家置业。

高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叠加一大批拥有高消费能力及投资能力、受过良好教育、且职业处于上升阶段的成熟客群,他们对品牌的敏感度同样很高,使这些城市新区拥有亟待释放的商业潜能。

但是这些区域的商业进程稍显落后。

《华丽志》注意到,最近,在上海浦东东北角的金桥板块,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杨北路1188号,轨交12号线与6号线巨峰路站交汇处36万方的TOD综合体 PRISMA新嘉中心即将落地。

PRISMA新嘉中心建筑效果图

作为以科创为特征、面向区域公众的国际化城市副中心,金桥板块在产业上承载着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任务,汇集了包括欧莱雅研发中心、拜尔、上海通用汽车、欧姆龙、日立、明基生物、夏普等在内的超6000家优质企业、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6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形成了现代汽车、智能装备、移动视讯三大支柱产业。

在产业带动下,越来越多周边就业的、甚至是来自陆家嘴、张江、外高桥等浦东核心区域的高端、优质的人才选择定居金桥,板块内常住人口超 50万人,人口密度在浦东各板块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外高桥。

这些人群平均年龄为 35~45岁,拥有较高的学历、收入、资产水平,此外,这些常住人群中,有近四成是小太阳家庭,他们对品质生活有一定要求,渴望能有一处能够满足高品质衣食住行需求的商场。

(注:小太阳家庭是指,父母年龄在 35~39岁,育有 0~13岁的孩子的家庭客群。)

但目前,金桥板块内的商场大都只能满足周边客群日常的就餐需求,如果人们还想在饭后逛一逛,往往只能选择到两站地铁外或更远的商场。这反映出了,金桥有着被严重低估的消费潜力,这里的高品质商业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

为了给周边消费者带来更多元化的体验,PRISMA新嘉中心在项目运营上实属创新,从运营团队到品牌招商以及学习个性化商业的创新性,丢掉大集团的管理包袱,更轻盈、更胆大心细地拥抱新的消费趋势和品牌。

 

2、大体量盒子商业的潜力依旧

即便在今天,商业的发展还是两级分化,一座大体量的盒子式商场依然是城市所需要的,这是因为,当面对基数庞大的消费客群,大体量、一站式的商场可以全方位满足人们的消费和体验需求。

纵观全球,从已经开出的大体量的商场客流看,大盒子业态依然拥有市场吸引力和消费潜力:

2019年开业即火的泰国曼谷暹罗天地 ICONSIAM,占地 50万平方米,是泰国已开业的最大体量商业体。该项目历时五年、斥资 540亿泰铢(约114亿人民币)打造,吸引了近 100家泰国首店入驻,开业至今每周平均日客流量为 13万人次,最高值为 15万人次,其中外国客人占比约 30%,这之中近八成为中国游客,另有70%为泰国客人,显示出吞武里岸居民强大的购买力,再加上许多客户都是生意经营者,使得奢侈品牌的客户群体基础增加了30-40%。

占地面积达 120万平方米、被誉为“世界第二大购物中心”的迪拜购物中心(Dubai Mall),2023年访客人数创下新高,达到1.05亿,较上一年增长19%,成为了全球访问量最大的购物中心,同时销售额也异常强劲。

但是如何令大体量盒子商场具有新鲜感?或者说真正和品牌一起更活跃的创新?是大体量盒子商场的命题。

PRISMA新嘉中心对于周边居民的新鲜感,首先来源于其超大体量,总开发体量约 43 万平米,其中商办综合体约 36 万平米,堪称浦东最大。

PRISMA新嘉中心建筑效果图

其次,来源于其丰富的业态。在这样超大体量的商场之中,人们将享受到集精品零售、美妆香氛、运动户外、商务社交、休闲娱乐、餐饮美食于一体的多元业态,以及热闹非凡的夜市生活。

第三,来源于其结合未来感与人文感的建筑设计,包括:主入口处以“星际大道”为灵感的百米长廊、高低区位中以“冰与火”为概念打造的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冰火中庭、以及以引力和磁场为灵感打造的重力中心的主中庭……

PRISMA新嘉中心室内场景意向效果图

最后,来源于 PRISMA新嘉中心的“守正创新”理念,在各类主题和形态的商业体不断出现的今天,依然坚持服务于中产家庭,通过精细化运营吸引更多新品牌、新业态,为中产家庭消费者带来有质感的生活方式体验。

PRISMA新嘉中心鸟瞰图

此外,得益于 TOD 的业态,地铁6号线、12号线、加之8条以上公交线路交汇,为 PRISMA新嘉中心构建了一个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未来,这一交通网络将为项目源源不断输送更为庞大的客流量,使之真正成为辐射上海全域的超级旗舰综合体。

结语

新的消费者偏好、新的品牌构成、新的潜力区域选址,都是一家新商场取得未来成功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华丽志》还将继续关注中国商业零售空间的迭代和发展,并举办一系列沙龙活动,敬请期待!

| 图片来源:PRISMA新嘉中心提供、品牌提供、品牌官方微博、浦东发布官方公众号

| 责任编辑: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