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块可持续有机桑蚕农场在哪里? |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

刘 瑞雪 2025-05-17 20:18

可持续时尚的风潮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有机蚕丝——即在桑树种植和养蚕的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而生产出的蚕丝。

经过研究,《华丽志》发现,全球第一块有机桑蚕农场,就诞生于中国四川绵阳,时间可追溯至90年代末期:

四川奥特丝纺织有限公司(OTEX)于1998年开始在四川绵阳江油大康镇建立生物动力学桑蚕农场,并于2003年获得瑞士IMO有机蚕茧证书。这也是全球同类产品的第一张证书,时间比全球有机纺织品标准(GOTS)的诞生还早三年。

奥特丝由德国知名有机产品销售商 Waschbär GmbH 与天晟(香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1996年共同投资设立。

20余年的有机桑蚕丝开发和全有机产业链生产实践,让奥特丝于2021年获得“开云可持续创新先锋奖”(Kering Generation Award),也是该奖项迄今唯一的丝绸类获奖企业。

大赛宣传视频中,创始人王庆先生(下图)介绍了奥特丝坚持经营可持续理念的初心:

“1996年公司正式成立后发展还不错,也在考虑公司的长期发展,于是去德国考察了生物动力学农场。经过学习,我们觉得这种模式是我们需要的东西,这种理论完全可以中国化,与中国农业中的堆肥、节气本身就契合。”

生物动力学(Biodynamic Agriculture)由奥地利哲学家鲁道夫•施泰纳在1924年提出,旨在将农场看作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用自然的方式让农场达到良性状态。德米特(Demeter)是生物动力农业的认证体系,也是世界最高食农品质的标准。

奥特丝公司也是中国最早一批实践生物动力学的企业。官网这样写道:本着“这世界上既然没有有机丝那么我们来试一试”的初衷,OTEX 团队深入有机丝行业。1998年,在 Demeter 资深顾问 Julius Obermaier 博士的支持下,农场落户江油市大康镇,开山修路,种下第一颗桑树。

上图:2017年11月中下旬,奥特丝协同来自欧盟Soil & More International公司的农业专家Inka Sachse 现场指导仪陇县农户堆肥。

2014年,奥特丝在四川南充仪陇县发展桑园3058亩。2017年,桑蚕基地通过欧盟有机转换认证,让仪陇成为全国首个认证有机蚕桑的县区。当地农民曾表示:“普通生丝价格一般为50万元一吨,而有机生丝价格可达到70万元一吨。”

除桑蚕基地外,奥特丝还在眉山设立印染厂,在总部成都双流拥有服装基地和工厂店。目前,公司每年生产有机丝50吨,生产成衣20万件出口业务集中德国、瑞士、意大利、美国等地,年出口创汇超过1000万美元。在中国市场,服装品牌素然旗下的环保服饰品牌 klee klee 2016年开始与奥特丝合作。

除了蚕丝,奥特丝的仪陇农场也生产土豆、黄瓜、西红柿、四季豆等有机蔬菜,进一步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据不完全统计:

  • 在四川省内,目前除奥特丝外,位于宁南的南丝路集团银鸿丝业、位于宜宾高县的新丝路公司、位于广安武胜的安泰公司、位于南充仪陇的布碧丝公司等企业均拥有有机桑蚕基地。
  • 在四川省外,位于广西河池的嘉联公司、位于云南曲靖的新千佛公司等企业拥有有机桑蚕基地。华佳丝绸也在曲靖设有有机桑蚕基地。太湖雪的有机蚕丝则产自位于江苏苏州震泽总部的桑蚕文化园。

| 信息来源:奥特丝官网;公众号“OTEX”、“开云Kering”、“klee klee”

| 图片来源:公众号“OTEX”、“开云Kering”、“klee klee”

| 责任编辑:LeZhi


活动预告

首场「华丽志丝绸创新沙龙」将于5月22日在成都举办

在沙龙上,我们将带来最新的「华丽志丝绸行业观察」,以「华丽智库」独有的研究视角,描绘并分析丝绸产业经济的图谱、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将邀请丝绸工艺、品牌、设计、制造、农桑科技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和有识之士一同参与,分享正在进行的创新活动、探索创新的未来空间。

点击报名活动

关于华丽志丝绸文化事业部

2025年3月,华丽志正式成立丝绸文化事业部,聚力推广中国丝绸文化,让更多业内高端读者真正了解中国丝绸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潜力,共同探讨和促进中国丝绸产业的焕新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外,华丽志还将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包括溯源之旅、论坛和工作坊、文化艺术展览等等。根据第一性原理,走向丝绸的源头,从文化到商业,从材料到工艺,从历史到现在,从中国到海外,融会贯通全产业链,挖掘丝绸文化和工艺的精华,用全新的视角展开解读和传播。

华丽志丝绸文化事业部联络邮箱:silk@lux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