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产品”本身已不足以构成护城河,当流量的争夺演变为存量的博弈,服饰潮流品牌的增长叙事,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移——经营的重心正从“物(货品)”全面转向“人(消费者)”及其所处的“场(生活场景)”。
核心问题不再是“如何卖出这件衣服”,而是“这件衣服将出现在消费者怎样的生活切面里?”
这意味着品牌需要从一个“潮流发布者”,转变为消费者“生活剧本的参与者”。增长的下一个引擎,不再是对单品的偶然押注,而是对消费者不同生活场景的持续“在场”与深度共鸣。
那么,品牌应如何洞察、解码并有效运营这些碎片化但充满价值的生活场景,将其转化为确定的生意增长?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核心议题,并结合行业前沿实践,为品牌提供可落地的解题思路。

一、新共识:“场景”正成为品牌穿越周期的核心通路
一个深刻的行业变迁正在发生:品牌增长的范式正从“流量变现”走向“需求共生”。在日前举办的2025小红书商业服饰潮流行业秋日峰会上,行业前沿的思考进一步厘清了这一趋势。
过往商业化平台更多是流量变现逻辑,商家在平台里扮演着“洗流量”的角色。但新的增长范式,要求平台将用户视为有多重身份、动态发展的“人”,而非简单的流量。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扮演不同社会角色时,会产生千变万化的场景需求,这些真实、多维的需求才是品牌增长的巨大宝藏。新的增长,来自于找到一个个聚焦的需求,并将其与品牌的具体产品(SPU,标准化产品单位)进行精准匹配。
正是这种从“经营流量”到“经营人的多维需求”的转变,使得“场景”成为品牌增长的必然选择。因为“场景”是承载和还原用户真实、动态需求的最小单元,是品牌与用户建立深度链接、实现“需求共生”的核心桥梁。
面对用户围绕场景产生的海量、碎片化但高价值的需求(如“第一次见客户穿什么”、“去海岛度假戴什么耳环”),品牌如果仅靠偶然的灵感或单一爆品去应对,无异于大海捞针。因此,增长模式必须升级为体系化地运营“用户场景”,通过系统性的洞察、选品、测品和内容布局,才能将不确定的“用户需求”转化为确定的“生意增长”。
峰会披露的数据印证了这一全行业的用户心智共性:无论是女装(场景阅读占比31%)还是珠宝(场景阅读占比23%),用户在浏览内容、激发灵感时,普遍受“场景”和“风格”驱动;而当他们产生明确购买意图时,则更聚焦于“细分品类”(女装细分需求搜索占48%,珠宝细分品类搜索占60%)。(女装数据周期:2025.01-2025.09;珠宝数据周期:2025.01-2025.06)

_1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fill,w_1700,h_594)
“场景”是点燃全行业消费欲望的火花,是品牌必须抢占的第一心智入口。而小红书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是场景趋势的策源地、场景内容的聚集地,更是帮助品牌完成从“货品销售”到“场景解决方案”转型的系统性服务商,能够深度理解“人”和“货”在需求层面的连接,从而成为品牌探寻增长的重要伙伴。
二、场景解码:如何科学地“看见”并“验证”用户需求?
场景的价值已是共识,但品牌的核心痛点在于——如何科学、高效地洞察并精准捕捉到这些细分场景和趋势?本文以峰会中深入探讨的女装赛道为例,拆解平台如何助力品牌洞察趋势、验证需求,实现从“看见”到“抓住”场景机遇的方法论。
第一步:洞察与发现——“场景”从何而来?
场景并非凭空创造,而是源于对海量用户行为的深度挖掘。峰会展示了品牌如何通过对平台大数据的深度分析,将自身用户洞察与行业热门趋势相结合,从真实的用户需求中锁定高潜力细分场景。
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发现是女装赛道独特的“人生阶段”场景。据小红书会上分享:“就算是同样的主场景,一个人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时,细分场景偏好是完全不一样的。”

平台数据显示,“高层会”(同比+664%)、“对外谈判”(同比+285%)等职场进阶场景的阅读量同比高速增长。这种基于“人生发展路径”的洞察,帮助品牌跳出单纯的年龄划分,真正理解用户在不同生命阶段的核心关切与着装诉求。(数据周期:2025.01-2025.09)

第二步:选品与测品——如何为“场景”匹配对的“货”?
洞察场景之后,更关键的是验证与之匹配的产品。传统的选品模式多依赖于设计师的经验或历史数据,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而新的解法是“与用户共创”。
某新锐女装非标品牌的“千万级月GMV”案例,生动诠释了这一过程。品牌在选品上并不仅靠主理人经验,而是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测品链路”。
品牌通过“笔记测品”的方式,在新品正式推出前就进行小预算测试;更关键的是,其选品逻辑包含一个“灵活调整”的闭环:即通过“新品预告”来测试用户反响,一旦某款产品获得高热度反馈,品牌就会迅速将其升级为主推款。这意味着用户的早期反馈(如评论、互动)会直接影响品牌的主推策略,这正是一种高效的“与用户共创”。在这个过程中,用户的每一次互动都成为产品优化的直接依据。通过这套“洞察趋势+测款精准”的打法,该品牌成功实现了店铺月GMV 突破千万,新品爆品率提升15个百分点的亮眼成绩。(数据周期:2025.01-2025.09)
这一案例充分证明,小红书不仅是品牌触达用户的渠道,更是品牌进行科学化测品、降低试错成本、提升爆款确定性的有效场域。

三、科学落地——从“场景心智”到“全域生意”
找到了场景,验证了货品,如何规模化地放大声量,并最终转化为可量化的生意增长?峰会给出的答案是围绕“场景经营”的两大核心展开。
核心一:高效种草,构建“人群 x 货 x 场”的内容矩阵
一旦场景和货盘被确定,接下来的挑战就是如何规模化地产出高种草力的内容。小红书在私享会中分享了“SPU x 人群 x 买点”的内容策略公式,即为对的产品(SPU),找到对的人(人群),在对的场景下,说对的话(买点)。
以某品牌针织系列为例,品牌在推广这一核心 SPU 时,并未将其简单定义为“一件毛衣”,而是基于小红书用户对“场景穿搭”的精细化需求,深度挖掘了其在多元场景下的细分买点。
针对“通勤人群”,沟通其在“差旅中转”、“职场穿搭”场景下的“气场与舒适兼备”;针对“出游人群”,则强调其在“周末市集”、“度假出行”场景中的“自在老钱风”;而面对“社交人群”,则突出“美术馆拍照”、“约会”场景下的“氛围感”与“修饰身型”。通过为同一 SPU 匹配不同的“人群 x 场景 x 买点”组合,品牌得以精准触达不同圈层,实现了高效种草。

核心二:全域转化,让“心动”无缝衔接为“行动”
种草的最终目的是收获生意。小红书正是通过构建多元的转化链路,帮助品牌在全域高效“收获”。
- 路径一:种草 + 站内闭环。
越来越多的品牌在小红书站内闭环的探索中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某新锐女装品牌,在站内闭环的“大场”(即大型直播活动)探索中实现了找爆发式增长。品牌并非依赖单一爆品,而是通过“笔记测品”和“用户投票”等方式与用户共创,精准锁定高潜力货品。在直播大场中,通过精细化的“直播预约”和节奏把控,高效承接种草流量。最终,该品牌在无明星加持的情况下,实现了单场 GMV 破600万的亮眼成绩,且新客 GMV 占比增长达+285%。峰会数据显示, 小红书时尚品类的退货率比较大盘低33%,而客单价则高出450元,高质用户的价值得以体现 。(数据周期:2025.01-2025.09)

- 路径二:种草 + 站外开环。
某女装品牌则通过在小红书的广泛种草,成功引爆了“千金可露丽”这一风格趋势。品牌在小红书通过“明星演绎+KOL种草+UGC发酵”的模式,将“千金可露丽”与品牌强绑定,这一强大的时尚势能迅速外溢至天猫、抖音等其他电商平台。我们看到,其他平台纷纷承接“千金可露丽”的风格热度,为品牌的线上全渠道生意提供了强大的新增量。

- 路径三:种草 + 线下零售。
线下依然是服饰潮流行业的主战场。某品牌巧妙地将线上“时髦同款”IP活动与线下门店的POI(兴趣点)深度联动,通过线上任务吸引用户到店打卡,再通过线下物料引导用户回流线上分享。活动期间,相关笔记发布数超9000篇,浏览量达1800万+,成功将社区热度转化为真实的到店客流,实现了O2O的完美闭环。(数据周期:2025.01-2025.02)

四、结语
此次峰会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未来的服饰潮流品牌,其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其能否深度融入用户的“生活剧本”,成为关键时刻的“场景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情感共鸣者”。
这要求品牌完成一次彻底的思维转变,从“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走向“与用户共创”的双向奔赴。
行业的前沿探索已经指明,为品牌提供一套将不确定的“时尚潮流”转化为确定性“生意增长”的系统化方法论,是穿越周期的关键。
对于所有品牌主而言,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已经摆在面前——“你的品牌,正在‘在场’用户的哪个重要生活场景?”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着品牌下一个十年的增长密码。

|图片来源:小红书提供
|数据来源:小红书数据中台
|责任编辑:El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