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凉山桑蚕茧”是中国丝绸产业链上游的明珠? |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

刘 瑞雪 2025-08-23 20:19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一种优质的农特产正悄然成为中国丝绸产业链上游的“明珠”,那就是凉山桑蚕茧

凉山桑蚕茧茧形大且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2009年11月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全国丝绸行业中少数以蚕茧原料获评的优秀代表

据政府官网,依托安宁河与金沙江流域优越的自然环境,凉山州的桑园面积和茧丝产量一直稳居四川省首位。其中,宁南县作为“中国蚕桑之乡”和“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已成为区域茧丝产业的核心推动力。该县每年产出顶级生丝约1200吨,占全球高端生丝总产量的50%以上国际竞争力显著。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在研究中也发现,四川生丝整体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其中凉山州宁南县所产蚕丝更是在多项品质指标中名列前茅,成为高端丝绸企业争相合作的优质原料来源

相关阅读:《全球50%的顶级生丝,产自四川这个地方 |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

2024年,宁南县养蚕规模达33万张,产茧30.2万担,蚕农售茧收入8.46亿元桑蚕产业综合产值高达31.84亿元,已成为全县第一大支柱产业

为进一步提升“凉山桑蚕茧”品牌影响力,除宁南外,会东、德昌、普格、西昌、冕宁等县也在积极推进蚕桑产业发展,在促进区域经济协同的同时,有效带动蚕农增收。

今年以来,会东县蚕桑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该县在大崇镇、鲁吉镇等重点区域推进粮桑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新栽桑树201万株,包括嫁接苗133万株和实生桑68万株,总体成活率超过95%,初步形成“种桑供苗—技术指导—保价收购”的一体化服务体系。

大崇镇半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周宗富介绍:“全村400多户参与养蚕,今年蚕茧外观和产量均超往年,预计蚕茧收入将达500万元。”有蚕农表示:“这次卖了106.6公斤,收入5200多元,后续每公斤还有5元补贴。目前收购均价不错,心里很踏实。”

| 信息来源:凉山州官网;公众号“宁南政务”、“四川丝绸”

| 图片来源:凉山州官网;公众号“四川丝绸”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聚焦丝绸、瓷器、茶、竹等承载中国千年文化的独特产业,致力于让更多业内高端读者真正了解东方美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潜力,共同探讨和促进产业焕新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外,华丽志还将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包括溯源之旅、论坛和工作坊、文化艺术展览等等。从文化到商业,从材料到工艺,从历史到现在,从中国到海外,融会贯通全产业链,挖掘文化和工艺的精华,用全新的视角展开解读和传播。

联系方式:east@lux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