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中国顶级生丝的起点:西昌蚕种场 |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

黄煜婷 2025-09-20 20:56

华丽志丝绸文化专栏」追踪中国各主要优质生丝产区,深入蚕桑基地源头,了解到“蚕种”乃是把控着丝绸产业命脉的关键。蚕的品种直接影响着生丝的产量和质量。随着市场对高品质生丝的需求上升,优质蚕种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如果说产出全球顶级生丝的50%的“凉山桑蚕茧”是中国丝绸产业链上游的明珠,那么,“西昌蚕种”就是孕育出那颗明珠的母贝。

“西昌蚕种”产自四川凉山州的西昌市茧丝绸总公司蚕种场(下文简称“西昌蚕种场”),在海内外享有“中国一号”的美誉,不仅因为西昌蚕种场是全国生产规模最大的蚕种场,更得益于其选育的蚕种能产出高品质的生丝。

西昌市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位于四川西南部,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镇。坐落于安宁河平原腹地的西昌市海拔1500米,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年均气温18度,年日照2500多小时,水、热、光条件极为充沛。

西昌蚕种场位于安宁河畔,始建于1975年,蚕种以四川本地选育的781×7532川山×蜀水为主,蚕种杂交率在99.5%以上,无毒率超过96%,蚕种生产合格率历年保持100%。

781×7532是夏秋用多丝量蚕品种,具有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强、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川山×蜀水是春秋兼用的多丝量蚕品种,所产蚕茧解舒丝长(单次缫取的连续丝长,丝长越长越优质)、解舒率(解舒率越高越易于缫丝,蚕茧品质越好)、清洁度、鲜茧出丝率均表现良好,对高温多湿适应性好,宜缫高品位生丝,能缫5A级以上高品位生丝。

据《凉山日报》2022年报道,西昌蚕种场年产销蚕种50万张,占全省总产量三分之一。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称其为“四川省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竞争优势最强的普种生产场”。

西昌蚕种场所生产的蚕种采取订单式生产,主要销往四川、云南、广西、山东、浙江、江西、新疆等全国二十多个蚕区,并连续近二十年出口至塔吉克斯坦、阿富汗等中亚国家,被海外客户誉为“中国一号”。

2024年秋季起,西昌蚕种场将携手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在全球顶级生丝的最大原产地——宁南县,共同推进原蚕基地建设。

西昌市蚕种场数十年来也不断加快技术升级,推进现代化、智能化管理。2019年,规划建设西昌现代农业蚕桑种业园区,新建和改造蚕房共7100平方米,以蚕种良种繁育为主导产业,辅以蚕茧生产蚕桑产品加工物流、丝茧加工、科普教学基地等工作,还兼顾宣传自主推出的“黑沙河”蚕桑品牌。

园区目前建设了6000余亩桑园,分布在西昌市蚕种场场区周围及市区下辖的礼州镇新星村、宁乐村、安宁村,琅环镇西洼村、五星村等地。

桑园内采用无人机消毒、智能灌溉系统喷淋、旋耕机耕种等先进蚕桑生产技术,农机作业覆盖率95%以上;园区内的专业蚕种繁育基地借助蚕种生产智慧管理系统,从源头把控种茧的产量和质量,优良品种覆盖率达100%。

园区还因地制宜发展桑果加工、桑枝食用菌培养、有机肥生产、合理间套种、种养结合等绿色种养方式,桑、蚕全部通过国内有机认证。2023年,西昌市蚕种场通过了欧盟有机蚕种认证。

蚕种场带动当地居民增收就业,据公众号“西昌发布”数据,2020年,园区建成蚕桑种养殖基地6100.2亩,养蚕1.83万张,产茧16470担,农民收茧收入2882.3万元,户均增收4.86万元

|消息来源:公众号“西昌发布”、“四川丝绸”、“西昌市蚕种场”、凉山日报、宁南县政府官网、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官网

|图片来源:公众号“凉山文旅”、“西昌市蚕种场”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

华丽志东方美学事业部聚焦丝绸、瓷器、茶、竹等承载中国千年文化的独特产业,致力于让更多业内高端读者真正了解东方美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潜力,共同探讨和促进产业焕新和现代化进程。

除了持续产出原创优质内容外,华丽志还将发起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文化与产业活动,包括溯源之旅、论坛和工作坊、文化艺术展览等等。从文化到商业,从材料到工艺,从历史到现在,从中国到海外,融会贯通全产业链,挖掘文化和工艺的精华,用全新的视角展开解读和传播。

联系方式:east@luxe.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