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午间,中国运动服饰巨头安踏集团(02020.HK)发布了2025上半年业绩报告,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市场环境中,再次交出了一份超越市场预期的成绩单,以强劲的业绩表现,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乃至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先地位。
财报显示,安踏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4.3%至385.4亿元人民币(包括安踏、Fila 和其他品牌三大部门,不包括户外品牌集团亚玛芬),再创历史新高。盈利能力也同样强劲:经营利润同比增长17.0%至101.3亿元,经营利润率提升0.6个百分点至26.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5%至70.31亿元(不包括亚玛芬上市事项权益摊薄所致的利得)。
《华丽志》认为,安踏集团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实现高质量增长,其核心动能来自于“多品牌协同”、“零售运营”、“全球化”等三个维度的日益精进。
三大维度构筑安踏“品牌+零售”模式
——多品牌协同的“增长飞轮”效应显著:
安踏集团构建了一个能驾驭不同周期、覆盖不同圈层消费者的优质品牌矩阵。这种“主品牌压舱石+高增长引擎”的组合,展现了集团卓越的多品牌管理和零售运营能力,使其增长极具韧性。
安踏品牌
在“大众定位、专业突破、品牌向上”的战略下稳健增长,营收达169.5亿元(+5.4%)。
上半年,PG7跑鞋以优越的缓震性能表现屡创新高;C202马系列跑鞋也凭借其专业性能,销量显著增长。服饰方面,品牌核心爆品矩阵持续完善,包括采用高性能防水透湿材料的“风暴甲”冲锋衣系列、吸湿速干性能达国际一级标准的“速干之王”运动T恤系列等。安踏儿童则深化“科技引领成长”理念,联合国家骨科医学中心上海六院设立“儿童足弓健康研究中心”,并推出针对儿童足部结构设计的足弓PRO跑鞋。
FILA 斐乐
在“超300亿流水的大基数”之上,实现超预期的8.6%增长,营收达141.8亿元。
FILA围绕“高端运动时尚”定位,以“ONE FILA”战略推动品牌形象、商品和零售的全面升级。品牌聚焦高尔夫与网球两大“菁英运动”赛道,通过赞助顶級赛事沃尔沃中国公开赛、签约大满贯冠军殷若宁等举措,提升其在专业运动领域的影响力。
FILA 从追求“快速上新”转向“深度经营”,在POLO衣、老爹鞋、跑鞋等品类均打造出英雄产品。其中,网球领域的BB1 POLO、苏珊裙等标志性商品,均取得良好的市场反馈。FILA KIDS延续品牌专业运动基因,定位中高端童装市场,高端线BIELLA、童鞋及网球系列表现突出。
其他品牌
营收同比飙升61.1%至74.1亿元,成为集团最强劲的增长引擎。
迪桑特 DESCENTE:秉持“以设计驱动运动精神”的品牌理念,上半年在线上及线下渠道均实现了令人满意的增长。以滑雪为核心,积极深耕高尔夫及铁人三项,构建三大核心运动场景。上半年,高尔夫、鞋和女子系列等品类都有较快的增长,成为品牌的新增长引擎。采用独家高性能面料的TOUGH系列、专为铁人三项设计的DELTA PRO EXP V2竞速跑鞋等核心商品表现突出。
可隆 KOLON SPORT:聚焦徒步与露营两大户外场景,关注一二线城市的高端消费群体。鞋商品方面,聚焦户外专业需求的 MOVE ALPHA徒步鞋家族系列已成为品牌标志性鞋商品;服饰方面,推出全新先锋灵感支线K:系列,触达高端圈层。
“品牌+零售”模式深化,运营效率持续提升
安踏集团表示,目前DTC(直面消费者)业务占比已近90%,这使其能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需求变化,并快速反应。
截至2025年6月底,安踏集团(不计入刚收购的狼爪品牌)共有12453家门店,其中安踏品牌9909家,FILA品牌 2054家,迪桑特品牌 241家,可隆品牌 199家,Maia Active品牌 50家。对比2020年6月底的12427家门店,安踏集团过去五年在门店总数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集团总营收提升了1.6倍,零售效率大幅提高。这背后是各品牌零售能力的不断创新:
- 安踏品牌新业态如“安踏竞技场级”、“安踏殿堂级”、“安踏作品集”及“安踏冠军”等表现良好。“安踏作品集”通过打造艺术空间、限量联名发售等策略实现品牌向上,一年内门店已覆盖国内约60个顶尖商圈。同时,安踏在低线城市及县级市场开展“灯塔店计划”,以更具体验感的大店提升品牌形象。
- FILA品牌针对不同门店重新规划零售标准,推进渠道新形象升级及新店型落地,新形象门店覆盖率已达约30%,显著带动了店效增长。5月,首家FILA KIDS儿童美术馆店开业;8月,FILA GOLF的全新3.5店型“Master Club大师岭域”正式开业。
- 迪桑特品牌秉持“精而强”的开店策略,聚焦中国一、二线城市高端商圈,通过大店升级计划,成功打造高店效模式,年店效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的高店效门店数量持续增加。
- 可隆品牌积极从区域发展迈向全国布局,在符合品牌定位的核心城市开设旗舰店,而非单纯追求门店规模扩张。上半年,首家Kolon Kraft旗舰店于成都太古里盛大开业,品牌月均店效达到200万元以上。
全球化布局“由点到面”,进入体系化深耕阶段
如果说过去的全球化是“播种”,那么2025年则进入了“深耕”阶段。安踏的全球化策略层次分明:
- 在潜力巨大的东南亚市场,透过开设当地实体门店及拓展电商平台,开辟了新的增长曲线;
- 在中东及非洲,零售网络成功落地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卡塔尔、埃及和肯尼亚市场;
- 在竞争激烈的北美及欧洲等成熟市场,则通过与 Foot Locker、DSG等头部分销商战略合作实现高效覆盖,并正在全球顶级商圈美国洛杉矶比弗利山庄筹备北美首家品牌旗舰店;
- 集团上半年完成对德国户外品牌JACK WOLFSKIN(狼爪)的并购,更是其强化欧洲市场影响力和户外板块实力的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由安踏集团控股的亚玛芬体育(Amer Sports)作为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柱,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营收同比增长23.5%至27.09亿美元,其中大中华区收入同比增长42.4%至8.56亿美元,展现了“双轮驱动”体系的显著成效。
截止8月27日,安踏集团股价收于101.6港元/股,较昨日下跌1.74%,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 30%,当前总市值约为2852亿港元。
丁世忠在《主席报告书》中提出三大问题
在本次财报的《主席报告书》中,董事局主席丁世忠并未局限于解读业绩,而是提出了关乎集团长远发展的三个深刻问题,这正是理解安踏未来战略走向的关键。
世界为什么需要安踏体育?
丁世忠将安踏的企业价值定义为“为全球的消费者提供最好的商品价值,努力成为中国品牌全球化、高质量发展的标竿”,将社会价值定义为“助力体育强国建设,为利益相关方创造共生价值”。这一定位决定了安踏的长期主义视角,即不追逐短期利益,而是为所有利益相关方带来长久福祉。
多品牌如何深化差异化战略?
丁世忠明确了安踏的并购逻辑:一是收购具有强品牌价值和基因的品牌,通过战略重塑实现价值跃升;二是投资高潜力的新兴品牌,在早期建立合作,探索共同成长。上半年完成对JACK WOLFSKIN的收购,并宣布与韩国时尚平台MUSINSA成立合资公司,正是这一逻辑的体现。
丁世忠强调,不仅要“买得好”,更要“管得好”、“协同好”,这背后是其对自身多品牌管理能力的绝对自信。
如何为股东创造价值,实现最优资本配置?
安踏的资本配置顺序清晰而理性:首先,投资于现有业务,特别是创新、数字化和零售转型;其次,寻找高质量的并购与合作机会;第三,保持稳定高派息比率,并看时机回购股份。
丨消息来源:官方财报
丨图片来源:集团及品牌官网、品牌提供
丨责任编辑:Le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