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硕大无比的拉链撕开一道泛光的墙壁,数百只受电流击打的纸箱垒成一座声音殿堂,无数变幻莫测的几何体筑起永不停步的巨人 … …
今天上午,「海丝艺术季」“符码演映:数字织造的路径”展览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晋江启幕。数字艺术与服装制造相遇,六位国际艺术家的数字艺术作品和随之衍生的时装秀,“炸”开了人们的感官与想象。
数字艺术为人们开启了通往虚拟世界的大门,同时也丰富和激发着现实世界的创作和表达。
在福建泉州的晋江,数字艺术与服装制造不期而遇,碰撞出了哪些出人意料的火花?
来自法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士等地的六位先锋数字艺术家的创意作品,以线条、图案、部件、包装、成衣为线索,利用绘画、声音、光影、数字技术等手段,呈现了一系列内涵丰富的作品,探索数字时代下,时装的生产、创新与设计。
走进2000平米的展览现场,首先看到的是暗空间内法国艺术家 Olivier Ratsi 的光影装置作品《德尔塔》(DELTΔ)。
在空间角落处,艺术家设计的装置投影出“一扇红色的门”,二维画面在三维墙角发生变形,人们站在这道“门”前,看着无数白色线条组成的同心“门框”涌来,坠入其中,探索门后世界的奥秘。
希腊字母 DELTΔ 由一个代表门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Olivier Ratsi 的作品也以”门“为喻,宣示着展览的开启。同时,作品中源源不断出现的白色线条代表着服装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线”,是服装生产的初始阶段,由此打开对服装生命循环的探索。
上图:Olivier Ratsi及其作品 Frame Perspective。他擅长利用光和映射视频投影,创作特定场地艺术和沉浸式装置。他常使用自己在研究过程中开发的变形技术,打破现实,并邀请观众通过自己的反应体会作品。
《德尔塔》右边的展厅放映法裔加拿大艺术家 Nicolas Sassoon 的数字动画作品《连续》(CONTINUUM)(下图)。他利用早期计算机图形学创作出各种像素化形式和图形、摩尔图案和建筑结构,在屏幕上显示出无尽的催眠动画,以此展现作品光学特性的张力和振荡,产生独特的视觉效果,也呼应了服装的“图案”元素。
上图:Nicolas Sassoon 及其作品 Liquid Landscapes
走过“线条”和“图案”之间的通道,一条巨大的不锈钢拉链直入眼帘,光线从拉链开口处进入空间内,一瞬间轻松地打破了墙体内外的空间限制。(下图)
拉链是服装上常见的配件,英国艺术家 Alex Chinneck 用独具匠心的创意引人深思:墙后的另一个世界是怎样的?服装的这些材料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
上图:Alex Chinneck 及其作品 Rock And Roll。他的作品横跨艺术、建筑和戏剧领域,以拉开建筑物的外墙、在柱子和邮筒上打结以及反重力大型装置而闻名,以此挑战我们对熟悉事物的理解。
如果说拉链这一元素仍是服装的生产环节,瑞士艺术家 Zimoun 的作品则开始关注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
他用数百个回收而来的纸质包装盒搭建起一个空心的圆形立柱,每个盒子上装有直流马达,一个白色小球通过细绳系在马达上,通电后,数百个小球整齐地碰撞纸盒,产生独特的听觉体验。
在艺术家手中,这些最普通、常见的材料仿佛拥有了生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观众走进其中,犹如置身于宇宙粒子碰撞的交响。
德国艺术家 Vincent Schwenk 同样关注服装的流通。他在数个集装箱陈列装置上展示了三维动画舞蹈。不同材料的服装构成一个不断运动的“人”,但却抽离了人的实体,布料的运动产生如舞蹈般的效果,象征多元意识的交融碰撞。
最后,英国艺术团体 Universal Everything 的 CG 影像作品《行走的城市》(Walking City)展示了一个无休止行走的建筑体。在行走过程中,它的形状、形态、构成材料等不断变化,代表服装的持续演变和发展,也暗示未来服装设计的无限可能。
服装材料如同音符和砖块,做衣服与谱曲和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面料开发到设计生产,设计师和品牌以自己的理念和工艺,用最基本最朴素的材料织造出成型的产品,将之送达消费者手上,他们用身体感受,实现与品牌之间的对话。
数字艺术有着相似的沟通:艺术家们用代码创造出数字作品,邀请观众与之互动,产生个人化的观感和理解。
无论是哪一种对话,品牌和消费者、艺术家和观者之间都不只是单向度给予和接收的关系,个体反馈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推动着“编码——解码”这一循环的螺旋上升。
艺术和美学一直是时尚行业的重要引领和灵感来源,在当代更是密不可分。以 Andy Warhol(安迪·沃霍尔)为代表的波普艺术将工业生产中的复制、量产引入艺术,符号化的图像和设计让艺术和商业联系地更为紧密。
上图:开幕式上的时装秀,展示了利郎设计团队从上述数字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创作的服装系列。
作为这场数字艺术展的策展方,中国男装品牌利郎始终在探寻服装与艺术的关系。利郎总裁王良星在展览开幕时说道,做服装就是做艺术,艺术是品牌成长不竭的养分,让品牌团队创作更多好的产品,为产品赋予美学和叙事,赋予实体经济更多价值。
展览举办空间利郎艺术中心位于晋江利郎文化创意园区内,是集公共艺术体验、展览空间、文化空间、艺术教育为一体的区域性公共艺术空间。艺术中心于2021年建成,建筑外立面的玻璃幕墙如海面般波光粼粼,两层的复式结构如风帆般向上呈昂扬的姿态,既是泉州本地传统建筑结构的体现,也寓意着“扬帆起航”的愿景。
上千年的文化和商业交融,塑造了这座世界遗产城市和服装之都开放包容、拼搏无畏的地方精神。作为一家从晋江成长起来并始终扎根于此的品牌,利郎对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感情。
王良星说,“我们一直在思考,做好品牌的同时,我们能为这座城市做点什么。我想,如果把脚下的这片土地,作为市民获取能量的地方,常态化办艺术展,艺术将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市民的日常,会在潜移默化中助益于泉州晋江城市品位的提升,也会吸引更多人来到晋江、了解、爱上晋江。”
|图片来源:品牌方提供、各艺术家官网
|责任编辑:Ma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