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司登在沈阳万象城为VERTEX全球首家概念店举办快闪活动,品牌高层及代言人于适、雎晓雯亲临现场,人气创历史新高。
自波司登首次推出VERTEX概念以来,已在全国各地快速铺设5家门店,分别位于沈阳万象城、上海港汇、杭州万象城、北京三里屯、西安赛格。
VERTEX概念店中集合了波司登最“金字塔尖”的产品矩阵,在应对气温多变、御寒、轻量化等核心性能上,将专业羽绒服推向新高度。


不难看出,这正是品牌近些年密集部署的升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波司登集团最新公布的2024/25财年业绩,营收达259亿元,净利润35亿元,连续八年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从产品、渠道、传播到品牌建设的系统性升维,放眼中国服装市场,鲜有能与之比肩。
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这家国民羽绒服品牌长期坚持高端化战略成效的显现,无形中拓宽了羽绒服这一功能性单品的价值外延,也在重塑着消费者对于国产羽绒服品牌的认知,推动了中国羽绒服行业步入从产品力到品牌力比拼的新阶段。

一、高端化的支点,是与国际顶尖资源实打实的合作
刚刚过去的10月,波司登频繁传出大动作。
前脚在巴黎时装周举办泡芙“云迹环游”大秀,后脚发布了与前LV、Dior、Fendi创意总监Kim Jones合作的AREAL系列。
重要的是,波司登的布局远不止于话题营造,其背后是清晰的品牌进阶逻辑。以VERTEX概念店为例,波司登为此进行了一年多的产品打磨与市场测试,并非一时兴起。
此次VERTEX概念店的开设,也是有备而来。
去年9月,波司登与被称为“机能教父”的华裔设计师Errolson Hugh合作发布VERTEX系列。

作为前Nike ACG创意总监、Arc'teryx Veilance 高端支线首席设计师,他将都市户外的潮流美学以及强大的实用性能融入羽绒服。联名系列限量款在得物一经发售即刻售罄,其在巨鹿路的快闪店也吸引了诸多潮流人士打卡。

在得到市场验证后,Errolson Hugh继续担任波司登VERTEX系列主理人,将该系列充实壮大。
今年新推出的叠变系列采用了全球首发的GORE-TEX弹力面料,融合冲锋衣的防护功能与舒适温控科技,加上一衣三穿的设计,可帮助穿着者灵活应对0℃至20℃的多变气温。
VERTEX概念店中还集成了与英国顶尖设计师Kim Jones合作的AREAL系列、由波司登创意总监Pietro Ferragnia打造的巴黎时装周同款“大师泡芙”系列,以及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队研发的“极地极寒”系列,均为波司登产品线中的高端系列。
这些高端产品的集中呈现,是波司登“金字塔尖”战略的实体表达,其核心举措在于为中国的羽绒服领域注入了全球顶尖的设计力量。这标志着品牌的高端化路径已从单点联名,演进为与国际创意人才建立长期、系统、深度的合作关系。这种将顶尖设计、专业科技与品牌基因深度融合的能力,正是波司登构建可持续方法论的核心所在。
二、以梯度化的产品矩阵,回应精细化需求
过去羽绒服被视为一种功能性服装,而在当前运动户外和城市户外风潮的影响下,羽绒服已经转变为一种备受欢迎的生活方式单品。消费者对羽绒服的需求不只是购买一件“保暖刚需”,而是寻找一套与自身生活场景、审美偏好甚至身份认同相契合的解决方案。
正是这种消费观念的升级,推动着波司登持续对产品进行优化。在VERTEX概念店中,波司登希望通过整合品牌旗下的高端系列,系统性地覆盖高端羽绒服市场的细分需求。
叠变系列、极地极寒系列、大师泡芙系列三大核心品类,分别对应户外、极地、都市三类不同的保暖场景。

大师泡芙系列:针对都市人群,采用超轻面料和时尚设计,强化轻暖舒适的穿着体验。

极地极寒系列:针对户外爱好者,独特蓄热技术可帮助应对高寒地区的极端环境,最高可抵御零下60℃的严寒天气。
此外,波司登还创新推出了“轻薄羽绒服”、“风衣羽绒服”等产品。通过持续丰富产品矩阵,细化场景适配,一系列创新不仅拓宽了羽绒服品类的边界,也进一步深化了品类价值,从而将释放更大的市场潜力。
波司登通过对门店矩阵进行细分规划,对产品系列进行分层,避免了品牌升级时常见的“断层风险”,有助于顺利实现从大众到高端的平滑过渡与价值传导,让消费者既能因信赖而选择基础款,也能因向往而升级至高端线。
三、从秀场到极地,波司登的高端化之路如何持续进阶?
实际上,自2018年起,波司登便着手高端化转型之路,纽约时装周的首次亮相便是开始。
此后,波司登在产品、形象、技术、渠道等各方面展开了一系列变革创新,持续推动品牌国际化、高端化以及年轻化。
梳理波司登品牌升级道路上的一系列里程碑时刻,可以总结几大策略:
——亮相四大国际时装周、联名热门IP,提升品牌调性
波司登多年来连续亮相纽约、米兰、伦敦、巴黎四大时装周,通过精致的秀场展示,打开了羽绒服时尚化演绎的想象空间。
在此基础上,它还进一步将文化IP和地域特色融入秀场,丰富了秀场叙事的内涵。
比如曾在意大利名胜古迹达芬奇庄园举办大秀,巧妙链接东西方艺术与科技的对话;哈尔滨文旅火爆出圈后,又在哈尔滨索菲亚大教堂举行波司登×尔滨「致敬冰雪」大秀,开创了品牌与城市合作的新范式。

波司登在意大利达芬奇庄园发布全新轻薄羽绒服
——联名顶尖设计师、艺术家,提升产品设计力
在设计师合作这条路上,波司登早就轻车熟路。此前它已经牵手过Hermès黄金时代的缔造者Jean-Paul Gaultier让-保罗·高缇耶、Kenzo创始人高田贤三、意大利潮牌MSGM创始人Massimo Giogetti等一众国际知名设计师。
此外,联名对象还有豪车品牌Maserati玛莎拉蒂;中国设计师品牌ANNAKIKI;中国当代艺术家陈英杰、任哲、陈粉丸等。每一次合作,都把跨界的设计理念融入波司登的产品美学,让羽绒服呈现更多的可能性。

波司登×Jean-Paul Gaultier让-保罗·高缇耶联名大秀
——绑定专业科研场景,凸显技术研发实力
波司登羽绒服的高性能早就在专业领域得到验证。波司登1998年首次参与中国极地考察工作,曾随中国北极考察团出征格陵兰豪威德岛,助力中国登山队登顶珠峰,随“雪龙号”南极科学考察队远征南极。
近年波司登通过与专业场景的多项合作,进一步强化这一品牌基因,包括与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合作发布登峰2.0系列,与中国航天ASES发布联名系列等。
品牌最为畅销的“极寒”系列,也是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南北极考察队深度合作的成果。

波司登×中国航天ASES联名系列
——渠道升级,提升门店形象和体验
波司登持续打造“TOP店体系”,以渠道头部效应,改善消费者认知,优化购物体验。
比如VERTEX概念店在风格上可以说是改头换面,从极地“顶点”概念中汲取设计灵感,将未来美学与都市先锋科技融入空间设计,打造沉浸式温控体验空间,为用户创造深度体验的专属场所。
“TOP店体系”中还包括上海南京西路的波司登全球品牌体验店,波司登伦敦旗舰店等,占据一线商圈的黄金铺位,直观而持续地塑造着消费者对波司登高端化的品牌印象。

VERTEX沈阳万象城店
——构建代言人矩阵,放大明星势能
国际化进程初期,波司登曾在秀场等活动上请到Anne Hathaway安妮海瑟薇、Nicole Kidman妮可·基德曼、Tom Hiddleston汤姆·希德勒斯顿等名人高调站台,迅速提升了品牌在时尚领域的关注度与认可度。
如今,波司登进一步系统化布局代言人策略,签约于适、谷爱凌、杨紫、雎晓雯等横跨影视、体育、时尚等不同领域的顶流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
通过明星背书,波司登进一步强化了品牌信任度,夯实了在消费者心中的高端形象与时尚话语权。

从左至右:于适、谷爱凌、雎晓雯
四、品牌升级,是羽绒服品类高端化的下一个关键
过去海外品牌长期占据高端羽绒服市场,而中国本土品牌则依托供应链优势和性价比策略在大众市场立足。这两者之间的价格与定位真空地带,恰恰构成了传统国产品牌转型的蓝海。
消费者的需求迭代与持续关注、海外高端羽绒服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成功,都让国产品牌有了推出高端产品线的底气。
同时,在海外和新兴品牌的夹击下,传统羽绒服市场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品牌必须从“卖产品”转向“建品牌”,实现转型升级。
但许多国产品牌在完成原材料升级、供应链优化和产品创新后,往往陷入“有形模仿容易,无形价值难建”的困境——即产品可以对标国际水准,但品牌调性、情感联结与文化认同却难以同步跃升。
如何让消费者接受品牌调性的变化,建立新的品牌认知,真正认可“国产品牌也能卖得贵且值得买”,是许多品牌亟需破解的重要课题。
波司登对于品牌形象的重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样本。

1976年以羽绒服制造起家的波司登,是中国最早一批以功能与品质闻名的国民品牌,拥有世界领先的供应链和研发体系。在此基础上它深知,高端化不只是堆叠产品科技、不只是上秀场、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消费者在镜子前那一瞬间的认同感。
波司登对品牌形象建设进行了长达数年的系统性投入,从门店体验、视觉语言到传播叙事,深入品牌建设的毛细血管,潜移默化地推动了波司登羽绒服从单一保暖功能向科技化、时装化以及身份表达的综合价值跃迁,也带动了“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新一代消费者文化自信的崛起,以及对本土品牌价值认同的增强,像波司登这样坚持长期主义、投入于系统性品牌建设的中国企业,正迎来与国际品牌正面交锋、争夺话语权的不二时机。
| 图片来源:波司登提供
| 责任编辑:朱若愚
